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价值)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维护生态安全、中国式现代化经验、社会治理创新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林振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价值】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林振义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做了全面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通过深刻回答重大时代课题,科学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方向性质、目标路径、力量保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实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跃升,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图景,开辟了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作出了全方位原创性理论贡献。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议并推动同多个国家和地区构建双边及区域性命运共同体,倡议构建一系列领域性命运共同体,积极搭建文明对话、政党交流、民间外交等互学互鉴平台,以实际行动打造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样板,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摘编自《人民日报》

【车放:维护生态安全重在预防,要在管理】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副教授、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车放认为,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生态安全,应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念下,加快完善国家生态安全预防体系,敦促各级政府积极行动起来,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首先,建立国家生态安全危机预警体系。制定系统化的预防机制,强调生态安全的引领性和优先性,从事后的末端治理转向事前的源头预防。其次,把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压实落细。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首创的一套国土空间管理模式,其实质是构建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建立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提出更高的监管要求,从而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再次,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与担当。制定生态保护长期目标,按照中短期规划层层分解、推动落实,形成可延续、可操作的长远战略部署;同时,将生态安全保护纳入地方考核,建立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由生态环境部负责监督。最后,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的生态环境风险防范机制,对各领域生态安全问题分门别类地认真研判、精准治理、“对症下药”,尤其要强化科技支撑力量。

摘编自《光明日报》

【于江、郑学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经验】

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专职副秘书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于江,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郑学方认为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深刻改变着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其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衡量标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再次,中国式现代化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重要目标,这意味着我们不追求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兵突进”,而是要做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然后,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最后,中国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以务实行动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繁荣。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致力于做大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蛋糕”,努力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摘编自《经济日报》

【蔡益群: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统领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

东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蔡益群认为我们要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完善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提升新时代社会治理效能。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维护人民安全是创新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宗旨。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加强创新社会治理,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铸就人民安全的坚实组织基础。第二,维护政治安全是创新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根本。政治安全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要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有效激发基层社会治理的动力和活力。第三,维护经济安全是创新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基础。要不断提高国家的经济整体实力、竞争力和抵御内外各种冲击和威胁的能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发挥政府的保障性职能,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第四,维护文化安全是创新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关键。维护文化安全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不断创新文化治理体系。第五,维护社会稳定是创新新时代社会治理的重点。要处理好活力和秩序的关系,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发动全社会一起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光明网记者李彬整理)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价值)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883883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文章链接:https://www.wllpr.com/95716.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